每次回到高雄,我總是習慣去一家吃了十多年的早餐店用餐,這家早餐店的名字雖然沒換過,但如果是老主顧應該會知道其實曾經換過老闆。上一任老闆是一對中年夫婦,給人和藹可親的印象,而第二任(也就是現在)老闆就和他們成了強烈的對比,因為新老闆是一個看起來相當不友善的中年婦女,雖然不會對客人擺出臭臉,但轉頭過去就能夠劈哩啪啦數落員工一番。無論如何,我的想法是這麼做會帶給客人負面觀感。
今天我又去了這家早餐店。而在用餐的同時,我稍微注意了一下老闆娘和其他員工的互動情形,想當然爾,依然一點也沒有改變,老闆娘仍舊用嚴厲的口吻來指責員工,但我卻發現,這三位員工都是當初就跟著老闆娘一起接手早餐店的員工,至今少說也有三五年,為何在這麼高壓力(當然是面對老闆娘的壓力)的工作下能夠忍受這麼久?難道是景氣太差、工作難找而屈就在這裡嗎?
我隨即聯想到一部名為《夜行觀覽車》的小說,這是日本知名作家湊佳苗的作品,裡頭設定的情境很簡單、人物也不多,描述一個名為「雲雀之丘」社區裡所發生的事件,在幾個不同的成員(家庭)間卻能產生截然不同的想法與觀點,正因為每個人都來自於不一樣的家庭、有著不一樣的背景,成就出不一樣的價值觀,因而從不一樣的角度來看一件相同的事情,才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這部小說裡的「雲雀之丘」是建立在山坡上,從頭到尾貫穿不斷被提及的「坡道病」是一個相當耐人尋味的設定,裡頭有段是這麼說:「普通人被迫待在奇怪的地方的話,就會漸漸覺得腳下的地板傾斜。要是不盡力站穩腳步,就會摔下去。但越意識到自己是這樣就越覺得傾斜得厲害….」。而「坡道」不正是在影射每個人(或每個家庭)其實都在尋找讓自己站穩的平衡點嗎?
如果生活是坡道,那我們在努力尋找的只是一個平衡。
於是,我總算了解到為何早餐店的老闆娘和三個員工能夠和平共處,因為在他們之間已經找到了「平衡點」,或許在老闆娘歇斯底里的當下稍微破壞了這座天秤的平衡,但員工內心的天秤兩端卻已經有著相當平均的重量,這個平衡點使得他們可以同在一個工作職場上,經過這麼久還能夠留在老闆身邊,想必他們也從中獲得了一些什麼。
想想地球表面也不是平的,大家其實也都生活在「雲雀之丘」裡,如果偶爾內心難受的話,請試著去尋找能讓自己過的更自在的平衡點吧。
最近生活中的失衡可能是找不到一個穩固的天秤去撐住整個生活,改變自我一直堅性的原則才能過得比較輕鬆卻也失去了自我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