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從前,我是個很容易掉眼淚的人,常常因為難過或是感到委屈,淚水就在眼眶裡打轉。
我不懂男生為什麼不能哭,只因為人家都說男子漢有淚不輕彈。
後來才發現,自己似乎也已經忘記難過的時候要怎麼哭,好像失去了一個本能,我想這是很不健康的。無論如何,人都要學會適度表達情緒,想笑的時候就笑,想哭的時候就不要強忍悲傷。
健康的身心不是不會難過,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止,也或許是我長大了吧!我是這麼想的。
想起從前,我是個很容易掉眼淚的人,常常因為難過或是感到委屈,淚水就在眼眶裡打轉。
我不懂男生為什麼不能哭,只因為人家都說男子漢有淚不輕彈。
後來才發現,自己似乎也已經忘記難過的時候要怎麼哭,好像失去了一個本能,我想這是很不健康的。無論如何,人都要學會適度表達情緒,想笑的時候就笑,想哭的時候就不要強忍悲傷。
健康的身心不是不會難過,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止,也或許是我長大了吧!我是這麼想的。
從日本回來後,我得到一個很棒的想法,就是盡量「不給他人造成麻煩」。
無論到任何地方,或者做任何事情,甚至說任何話之前,都不能自私地認為只要自己好就好。如果什麼時候都可以先想到別人,而不是只有貪圖自身的方便,那人跟人的關係就能夠更加融洽。
禮讓是我奉行的處世哲學,要將這個信念持續延伸下去。
最近常聽到靈魂能不能複製的問題,我想靈魂和精神一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我在這裡敲著鍵盤,把我腦海裡想表達的語句傳遞出來,這是我,也是旁人所能了解的部份的我,如果我的生命在下一秒鐘結束,也就沒有人能如實確切地把剩下的部分給完整,難怪這世界上每個人皆是獨特,因為無人能被取代。
最近常在思考,為什麼會喜歡現在的工作,我不是一個非得要功成名就的人,也沒有追求事事都要拿第一,但我很清楚知道,自己很享受在因幫助別人而獲得的回饋,可能是對方的一句謝謝、一段心得,甚至是一個笑容,都成為讓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這陣子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來自於我的家人,我也認為這是很可以發揮的事業(請容我暫時保密),而這個可能成為我接下來要投入心力的事情,就是一個「在幫助別人圓夢」的事業。
有時候,自己並不一定要非要爬上高山頂峰,才能眺望美景,我只希望可以在某個重要時刻,伸出我的手來拉即將登上山頂的人一把,然後告訴他「你要加油喔!」,讓他可以充滿力量、帶著我的祝福和希望,來完成人生的目標。
我開始覺得,自己會是個適合幫其他人實現願望的聖誕老人。
氣味是回憶中很特別的一環,我也很常從味道中找回曾經發生在生命中、卻早已被鎖在記憶深處的那些故事。氣味是有形狀有顏色的,當我看著《迷香》裡宋少卿述說著爆米香的白色煙霧能讓往事重現時,似乎也從觀眾陶醉的表情裡看到了他們心中那簡單的幸福。
看完湊佳苗的新書《藍寶石》後,突然有一種眼眶泛淚、很多話梗在喉頭卻說不出口的感覺,因為這篇故事也勾起了我的某些回憶,剛開始不知道,想說這本書明明就結合了七種不一樣的寶石,收錄了七篇短篇故事,為什麼要獨獨拿「藍寶石」作為書的標題?看完最後一頁把書闔上後,我才了解到藍寶石在這本書裡面所呈現出的璀璨和故事張力絕對是令人驚艷的。
其實湊佳苗的作品對於人性的書寫相當透徹,說白話一點就是「人真的很可怕」,在看貓眼石那篇時,對於故事裡的鄰居太太,我總是不自覺回想起《夜行觀覽車》的場景和人物,藍寶石之所以會放在這本書的後段,也許是想要在讀者的心中投下一顆震撼彈吧!
湊佳苗是個平凡的家庭主婦,正巧故事裡也有一些人物跟她在我心中的印象很接近,我都會懷疑是不是這年紀的女人心機特別重,然後又會想起這本書的譯者,啊!怎麼好像也是家庭主婦?真是失禮。總而言之,湊佳苗的書真的很好看,除了上一本我不太可以接受以外。
我在高中時第一次聽周杰倫的歌,到現在已經當完兵出社會,iPhone 裡也還是放著十二張周杰倫的專輯,我不敢說自己有多懂周杰倫的音樂,但每張專輯、每首歌我從未缺席過,大多也都聽到旋律就能接著唱。如果有一件能讓你持續十幾年,還會想持續支持的事,那這件事對你來說可能就有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意義。
記得高二有一次當值日生,體育課待在教室,剛好同學有一台CD播放機,閒閒沒事就跟他借來聽,不聽還好,一聽可不得了,怎麼會有歌曲這麼特別,對當時的我來說,那難以形容的輕快旋律,深深印在我的青春歲月回憶裡,而那首歌就是周杰倫第一張專輯裡的「星晴」。周杰倫的音樂會有一種讓你不斷 Repeat 的魔力。
周杰倫的歌陪著我度過相當長的時間,包括學生時期、感情、低潮,以及後來跟其他事情的連結,更加深了我對周杰倫音樂的依賴。有時候心情不好,只要聽著他的音樂,似乎什麼都不再擔心。堅毅且無所畏懼的眼神恰如他的音樂,深深撼動了這十年來的華語流行歌壇。
若你會被一段文字、一個畫面、一首歌或是一種味道所打動,那就去追根究柢的了解一下自己吧!我想它或多或少也與你的真實生活有所重疊。
走在《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展場裡,看著一幅幅來自世界各角落的故事,我宛如走進時光隧道,從一個個畫面中遙望近一百年來所發生的大小事。
你和我可能都從未想過,原來在熟悉的生活圈以外,還有這麼多我們從沒經歷過、甚至沒有看過或想過的樣貌,藉由記者手中的相機與視野,真實且確切記錄下戰爭、暴力、貧窮、殺戮、死亡…等等殘酷的事實。然而一禎黑白或彩色照片不僅僅只有裡頭的主角,也把當時的歷史、背景、味道、氛圍等呈現出來,才是新聞攝影最特別之處。
有些畫面可能稍縱即逝,有些則需要長時間,數十個小時、甚至好幾年才可能等到那按下快門的幾秒鐘,所以說是「瞬間的永恆」真的一點也沒錯。仔細觀察會發現很多得獎作品都是在政局動盪不安的地區所拍攝,攝影記者不僅要完成報社交代的工作,也有把真實情況記錄下來的責任和使命,同時還要保全自己的安全,讓我在看完展覽後對於記者有了更多的敬佩。
攝影即藝術,雖然我不精通,但我相信它就跟文字一樣,即使是一群人同時在同一個地方拍照,也不會有兩幅一模一樣的畫面出現,這就是它很迷人的地方。對了,這次的展裡我特別喜歡這張得獎作品,與大家分享。
圖片:(2009年普立茲新聞攝影獎)Senator Obama drenched, during a rally at Widener University in Chester, Pa. (Damon Winter, The New York Times – 2008)
前天晚上和我媽去走路運動,聊起了夫妻間相處與孩子的話題,我媽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有些人連跟有血緣關係的家人都處不好了,更何況是跟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另一半,能攜手走一輩子是多不簡單的一件事。」想想也是,當兩個人在一起時,任何事情不再是以我為出發點,考量到的是我們,需要顧慮到另一半,甚至對於整個家庭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我認為婚姻最難能可貴的不是對方為了你犧牲或是改變多少,而是彼此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最真實、最自在的自己,一同為這個家而努力,愛情和婚姻就像跳探戈,一前一後、一後一前,我進你退、你進我也需退,雙方互相搭配協調,才能跳出最美麗的舞姿。
不諱言我從二十幾歲開始,就時常思考孩子的種種問題(我的個性就是很搞操煩,還沒遇到就先想起來放),諸如「我現在已經夠成熟,足以去教育一個小孩了嗎?」、「如果現在有了小孩,我是不是能提供他一個很安全穩定的成長環境,讓他在衣食無虞的狀況下成長?」等等,我本身就是一個很拘謹的人,若沒有充足準備,也不可能貿然做出決定,畢竟孩子不像上網買東西,不喜歡還可以退貨的機會,一旦你決定要將小孩帶到人世間,就有把他撫養長大的責任。
總而言之,愛情、婚姻和孩子一直是個極需費心思考的問題。
早上吃早餐時打開電視,剛好看到壹電視的「臺灣100種味道」,介紹一間百年冰店,每天的配料都是由老闆和兒子親手熬煮準備,一家人早上三點就要起床備料,一弄就弄到天亮,然後驅車送往市場,老闆娘則負責天亮後賣冰的工作,一做就是三十個年頭。
想想真的是很不容易啊!別老是只有看到人家風光賺錢的一面,背後也是要付出相當大的勞力與時間,現任老闆七年級的兒子也決定繼承家業,從小就跟著爸爸一起學做冰品的配料,因為一家人都捨不得、放不下早期爺爺辛苦創立起來的口碑。
每次看到這些節目,都會發現雖然很多人說大環境差、景氣不好,但真正在努力創造價值的人還是很多的,我很喜歡壹電視的一些節目(例如「我要謝謝你」),看完都會讓人很感動。